Online Catalog > Book
Check-outs :

16歲的最後心願

  • Hit:225
  • Rating:0
  • Review:0
  • Trackback:0
  • Forward:0



  • Bookmark: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keepsite
  • Introduction
  • About Author
  • Collection(0)
  • Review(0)
  • Rating(0)

「愛正好」電影原著小說
「暮光之城」達坷塔.芬妮主演,12/7深情獻映!隨書限量附贈:「愛正好」早場票價優惠券!●詳見本書腰封底
●榮登英國暢銷書榜第一名!榮獲2008年布蘭福博斯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出版家週刊、好書情報年度推薦好書!
10個願望夠不夠?還有多少青春能揮霍?當真愛降臨不要放過,因為我們的愛,要跟時間比賽……
  泰莎十六歲時在牆上寫下了「心願清單」:在夜店找個陌生男子體驗性愛、答應別人所有任性的要求、去超市順手牽羊、偷偷嗑藥……她深信,做越叛逆瘋狂的事,越會讓人感覺生氣盎然!
  在姊妹淘的全力支持下,這些奇想全都一一實現,但是泰莎的心裡卻不知為什麼還是空空蕩蕩的。當她正準備要再進行更驚人的願望時,隔壁鄰居亞當說要和她做朋友。
  亞當帶她騎機車,享受奔馳在風中、幾乎要起飛的刺激;亞當帶她去動物園看孔雀開屏翠綠的羽毛,去小山丘放風箏……因為亞當,她體會到平凡但美好的世界,並細心眷戀著生命中細微而真實的百般滋味。
  於是,泰莎終於知道自己最想達成的心願是什麼了!……
作者簡介
珍妮.唐涵 Jenny Downham
  曾接受演員訓練,後來在另類劇場工作。她的寫作生涯開始於1990年代中期,當時她在倫敦的社區劇場工作,用即興的表演方式與平時無法接觸到戲劇的年輕人互動,直到第二個兒子出生,她才放棄演戲,開始寫作。但那七年的工作經驗,卻成為日後她撰寫青少年小說的養分。
  《16歲的最後心願》是她的第一本書,從構思到完成,一共花了兩年半的時間。2007年3月她才交出稿件,不到24小時便立刻售出版權,兩個星期內更售出10國版權,目前則已售出27國版權。而書出版後更是大獲好評,備受各界肯定。唐涵現定居於倫敦,並正著手進行第二本書。
譯者簡介
林師祺
  政大英文系畢業。譯有《綠野仙蹤外一章》(商周)、《正中下懷》(麥田)、《有翅膀的小紅鞋》(大塊)、《法國女人不會胖》(大塊)、《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啟示)、《橋下殺人事件》(高寶)、《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東觀)等書。

推薦文
【知名部落客】Fran Wu
  《16歲的最後心願》令人感動之餘,也讓人不禁省思:死亡或許是生命最寶貴但也最令人心碎的禮物,因為唯有透過這樣殘酷又直接地逼視存在的有限性,我們才會從人世的麻痺中醒覺,去珍愛我們身邊的人事物、以及那所有被習慣性忽略的平凡。
  Q:如果你現在16歲,只剩下幾個月可以活,你最想做什麼?
  Ans:我很難想像要如何在16歲 ── 一個還沒真正開始體驗人生、也未必瞭解生命的年紀 ── 面對死亡,連帶地,我也很懷疑在那樣的年歲,到底能想、又會想做什麼?憤怒而反叛?絕望而平靜?然而以我現在,我會希望可以獲得些資源和幫助、好能夠讓自己也讓愛我的人都能更好地走過死亡。
【知名部落客】心戒
  事實上,這些看似負面的心願,終究吐露的是對於人生體驗未逕的不甘心,幸運的是,書中的角色總是能透過這些事件,再次體驗並感受生命中閃耀著美好光芒的小細節。
  Q:如果你現在16歲,只剩下幾個月可以活,你最想做什麼?
  Ans:組一個樂團然後唱翻全世界!
【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
  關於「十六歲的最後心願」
  如果生命只剩下短短的幾個月,你會想做些什麼?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即席演講的題目,但是,罹患血癌的少女泰莎,在面對這樣的處境時,卻非常認真地列了一份待辦事項清單,然後非常堅定地一一去執行。
  作者以一種相當理性的調子,透過泰莎的故事,向我們講述了生命的可貴。
  有些情節也許因為文化背景不同而顯得過於露骨,但也可能因為本書其實更像是成人文學,就好像白先勇的「寂寞的十七歲」也是成人文學,只不過主人翁是一個青少年罷了。不過這也無妨,因為書中所要傳達的「把握當下,熱愛生命」的中心思想,本來就無論是成年人或青少年都應該關心的。
【知名部落客】鳳梨冰
  泰莎的尖銳有時候很傷人,更多時候是傷害了自己,然而她的稜角偶爾也會悄悄地藏起來,用青澀的溫柔撫慰那些因她而生的傷口。
  讀著泰莎的故事,我在她的尖銳和叛逆之中找到遺忘的自己。
  Q:如果你現在16歲,只剩下幾個月可以活,你最想做什麼?
  Ans:當然是談戀愛囉!
  人都渴望被愛,但親情是無條件的付出和給予,友情是意氣相投、物以類聚的結果,唯一可以證明自己值得被愛的方式就只有談戀愛。
  愛情是除了生命之外的另一個奇蹟。
【文字工作者】劉韋廷
  我之所以會喜歡這本小說,是因為自己十分清楚,當我終歸面臨死亡之際,一定也有著或多或少的悔恨與不甘心,然而,我卻也十分希望,當那個瞬間真實到來之際,我也只會像書中主角一樣,僅僅想著那些值得紀念之事,最後得以放開手來。我衷心希望。
  Q:如果你現在16歲,只剩下幾個月可以活,你最想做什麼?
  Ans:寫小說吧,會想留下一些證明自己存在過的事物。
【板橋法院少年保護官,潛能整合專家】盧蘇偉
  以大人的角度它的確有些荒誕;但這些願望卻是我輔導的孩子,大部份人的內在心聲,這本書應該用一顆接受的心去看待所有的想法,它不會只是一個16歲孩子的最後願望,它會讓你讓到自己曾經有過的夢想,對這個世界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團沈重紛亂的思想和壓力,我們需要去看見、了解和澄清,然後再一次的選擇,我們真正想要和需要的!這是一本有深度的好書!值得您和孩子一起共讀和討論!
導讀泰莎啟示錄 生命的最後清單名作家 鍾文音
  讀《16歲的最後心願》這本書,必須將自己還原成敘述者「十六歲」的生命狀態,如此才能穿透這本書,從而讀進血肉裡,否則可能會被表面的「輕」誤導。
  這本書因為「輕風格」書寫,加上敘述者「我」僅十六歲的關係,因此文體與敘述文字非常好讀,這也是這本書被定位為青少年書的原因。
  從書名乍看會以為這種「告別書」又來了,近年忽然流行起「告別」書寫,大多是父親告別兒子或是母親告別子女之類的「真實」書寫,但這一本《16歲的最後心願》則是以小說來虛擬一個少女面對死神即將來到生命前的各種奇想,這本輕風格的小說底層是重的,看似少女的奇想,其實是對無法再實踐的生命發出了一種哀傷。
  故事的女主角是十六歲的泰莎,她罹患了不治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僅剩下幾個月的生命。於是她寫下想做的事情,列了一張清單,且不顧生病的痛與惡化,她打算搶先在死神來帶走她前,一一完成心中未完成的所思所想。
  這本書的情節主結構就是繞著泰莎臨終前想完成的「十個願望」。所以讀這本書,首先要知道泰莎生命的最後清單,瞭解她想完成的十項事情的意義何在。
  泰莎最後的十個願望:
  泰莎列出的生命清單,看似奇想,卻是再人性不過了。
  她列出欲完成的奇想清單,首先是她要體驗「性」,她不想要「空白」的死去。
  她的好朋友柔伊則願意帶她去體驗,去完成。當夜她們換上亮眼衣服,泰莎不顧父親反對,跑到夜店去玩樂。然後遇到一個男生,終於讓她完成體驗「性」這件事,但她也從而明白,原來「性」讓人渴望,但實則往內裡一探卻是空虛。
  泰莎第二件奇想是無論如何要「答應別人的要求」。於是在這一天對他人的任性要求,她都須遵守。最後她以認真的態度回應柔伊的玩笑話,她真的跳進冰冷的河中,因此她病情加劇,在路上昏倒。
  泰莎的第三樣願望是她想體驗當壞孩子的感覺,體驗「嗑藥」是怎麼回事。泰莎鄰居亞當就帶著泰莎和柔伊到森林裡嗑藥。
  泰莎的第四個願望是「做壞事犯罪」。柔伊帶泰莎到超市,教她如何順手牽羊,但被超市店員發現且通知她父親出面,泰莎才得以回家。
  泰莎的第五項願望是想「開車」。但泰莎沒有駕照,她遂偷偷開走父親的車子,和柔伊一起到度假海邊。就在那時候柔伊告訴泰莎,她懷了在夜店認識的男孩史卡特的孩子。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讓泰莎感到喜悅,雖然自己來日無多了。
  泰莎的第六項生命清單是想「成名」。泰莎想要成名,體會讓人崇拜的感覺。她的父親知道後,就帶她參加廣播節目。在節目中當泰莎提及死前想完成的清單時,一開始主持人還興致有加,但聽到泰莎說也想犯罪和嗑藥後,節目就草草結束,讓泰莎很失望。
  泰莎的第七樣願望是「爸媽復合」。
  泰莎的第八樣願望是她還沒許願前就達成了,她陷入戀愛之河,她和亞當「戀愛」了,她知道愛的滋味了。
  泰莎第九個願望是她讓亞當搬來和她一起住,這樣亞當就能在夜晚陪伴她,讓她能在愛的懷抱中寧靜地死去。
  泰莎第十個願望是她希望自己可以看著柔伊的小孩蘿倫長大,當然這期望對她是一種生命的奢侈了。十個願望裡,唯獨她沒能完成最後清單上的第十項,她無法看到小生命的成長,但她已經把握時間努力活出生命的熱度,完成了願望。
  讀完泰莎最後的十個願望後,許多人也許不解為何她的願望除了部分是世俗認為的「好願望」外,為何她也想實踐「不好」且「混亂」的願望呢?尤其是她想體驗邂逅的性愛、偷竊犯罪、用信用卡花錢、無照駕駛等行為。
  但當我們再次還原泰莎不過是個「十六歲的少女」時,就不難理解為何她要體驗性且使些小壞了,想來是她無法接受自己的生命竟「還沒開始」就死去,「不曾有過」的缺憾讓她很想去嘗試,「至少有過」才能了無遺憾,這可說是支持泰莎去完成生命的底層價值。
  這本書雖被西方定位為青少年書,但我覺得其實大人也頗適合閱讀,因為有許多人即使活了大半輩子,卻匱乏於人生經歷,大多數人多是「媚俗犬儒」地活著,或者封閉心靈,或者對生命對際遇不再具有想像。相對瀕臨於癌症末期的泰莎而言,社會一般人毋寧更像是一個「活的死人」而已。
  這或可說是這本書隱藏的核心價值,人生不在年歲多寡,而在於有無體驗生命的各種滋味。
  就這樣,泰莎經歷去完成十項願望的種種歷程,當然伴隨而來的是種種病痛與不適,讓她也因此快速地長大了,她從原來的不成熟心態,從初始的抱怨、反抗、叛逆,到最後她學習如何愛人,她在生命末端仍勇於追逐愛,她愛上了亞當,並平靜如實地接受即將死亡的事實。雖然愛情讓她想要活下來的慾望越來越強烈,於是慾望清單隨著想活的慾望而增長。她幻想過日後的願望:她想下床走動、她想嫁給亞當,她想看小生命長大、想完成學業、想到處走動旅行……幾十件、幾百件她想完成的事在生命的後面排隊。
泰莎啟示錄:
  「泰莎啟示錄」:「活」的慾望讓生命的許願清單加長,但這慾望卻得在面對「死」時才顯得強烈。當一般人對無常、對死神毫無覺知時,卻反而沒有那股「想要活下來」的強烈慾望,而沒有強烈慾望的驅使,生命許多的未完成就變得可有可無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願望根本不算是願望,願望必須擁有泰莎所面對死神時的這股熱心與熱情,「非完成不可」的意志,讓生命活得很有尊嚴,因此這本書的脫軌行為如偷竊等行為,都變得情有可原,甚至成了讓讀者感傷的情節。
  「泰莎啟示錄」:一個少女如何在面對生命終結的旅程最後,忠實地面對內心渴望,且一一完成。這是一種尊嚴,不是每個得癌症者或是臨終者生命都得被擺佈,自己也可以作主,即使在最後。
  「泰莎啟示錄」:不曾有過的「空白」比有過的「使壞」還可怕,所以泰莎要去體驗許多少女做過的事,她不想什麼都還不曾有過的死去。所以人生要有故事。
  「泰莎啟示錄」:人生要有願意支持你一切的好友。泰莎生命末期可以完成許多奇想的願望,這是倚賴了好友柔伊的幫忙,柔伊聽了泰莎的願望不僅沒有大驚小怪且還幫她完成,我覺得這種友誼了不起。柔伊可說這本書最值得推薦的人物,我們的生活不需要那些只是見風轉舵或是表面的朋友,人生要的反而是柔伊這樣的朋友,一個願意挺你想做一切瘋狂之事的朋友(只要那個瘋狂之事不傷到別人)。
  卡爾甚至跟泰莎說:「再見,小莎,妳的鬼魂可以糾纏我,我無所謂。」這是一句無上價值的話,意義其實深遠幽微。我非常喜歡,這句話意味著活著的人願意鬆手了,說出「再見」並不容易;也讓即將告別人世的人能夠明白生者對他的愛是永遠不滅的。
  「泰莎啟示錄」:在生命的終點也要追求愛情。這讓我想到文學大師卡夫卡,一生都在面對疾病威脅的卡夫卡,在生命的最後一年遇到所愛朵拉,卡夫卡曾說:「這一生從來沒有比這個時刻更想活的時候了。」愛情激發了活的力量,即使是生命的終點也無所憾缺。
  書的對白很簡單,偶爾有些靈光乍現,比如「樂觀積極可以加強免疫系統」、「我會遇見完美的醫生,可是沒有一個及格。」「我需要穿斗篷、拿魔杖的魔術師,或是揮劍的武士,總之對方必須大無畏。」這是一本不需要導讀的書,唯一需要導讀的是你的生命價值與生命航向,如何聆聽自己的願望、如何去完成生命的所有未完成,體驗不曾有過的空白,學習泰莎那生命靈光裡一丁點瘋狂的智慧與玩心......這或許是這本書我想要導讀的焦點了。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