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鴉片王國 : 複製人歸來(上)

  • 點閱:6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榮獲紐伯瑞文學銀牌獎、美國國家圖書獎、普林茲文學獎等多項殊榮的《蠍子之家》精采續集
一本發現生命價值和本質的成長經典

  一百四十六歲的老鴉片王死了,他的複製人馬特立刻恢復了「真人」身分。馬特具備老鴉片王的身體、相同的DNA、身分,並繼承他所有的產業。十四歲的他,要如何統治世上最大的毒品王國,成為人人敬畏的新鴉片王?又該如何實現解救數以萬計呆瓜的夢想呢?

  二一三七年,圖森廢墟
  馬特下了飛船,走向一群揮舞雙手的核電廠員工。巡邏隊長錫伏艾果斯壓低聲音告訴馬特:「裝狠一點。」
  「鴉片王萬歲!」
  「我又不是鴉片王。」男孩輕聲說。
  「你明明就是。」錫伏艾果斯說:「你是鴉片王再世。過去幾星期以來,我看到你的成長。你一開始的確很緊張,但內在的力量逐漸壯大。你會是個了不起的鴉片王。」

  就在十多年前,馬特還只是從「鴉片王──阿爾.帕特隆」皮膚細胞培養出來的複製人,自從老鴉片因更換器官而意外死亡後,年僅十四歲的他就成為鴉片王國的新首領。
   
  鴉片王國一直是美國和墨西哥之間,也是「毒品聯邦」中面積最大的毒品產地。從地圖上看,這個聯邦剛好是一片蜿蜒的長條形地帶,從聖地牙哥廢墟延伸到馬達莫洛斯廢墟。在生態浩劫下,世界各地已成了「上帝的菸灰缸」,而鴉片王國卻因長久施行邊境封鎖,成了碩果僅存的世外桃源,因此,拯救世界的解方就藏在鴉片王國裡。
   
  從馬特接掌鴉片王國的第一天開始,他無時無刻不想著要如何解救數以萬計的呆瓜。當初這群非法移民來到鴉片王國,被植入晶片成為呆瓜,整天如行屍走肉般的做著重複的動作,是照顧廣大罌粟田的重要人力來源。但他們卻吃不飽也穿不暖,甚至死在田中也無人問津,化成肥料繼續為罌粟田效力。
   
  馬特還想開放邊境、恢復生態環境。但這個罌粟田遍布、毒品交易合法、擁有頂尖複製人技術的實驗室及器官移植醫院、孕育神祕生態圈和發展天蠍星太空站的王國,實在太複雜了,只有十四歲的他,必須處理王國內敵友不清的人事物,還要面對其他殘酷的大毒梟,壓力從四面八方湧來……
    
  處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幸好有馬特以前在孤兒院的好朋友、童年的小女友瑪莉亞、巡邏隊長錫伏艾果斯、呆瓜女僕米拉索等人的陪伴,讓他在這場難忘的求生之旅中,一步步解開錯綜複雜的謎題,成為有情有義、又有智慧的新鴉片王!

得獎記錄

  ★提名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青少年小說
  ★入圍美國綠地球圖書獎
  ★入選國際閱讀協會青少年小說
  ★美國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兒童小說

媒體書評

  ◎延續《蠍子之家》的風格,法墨的未來世界強烈的融合了美好與恐怖。優美流暢的文字風格,個性鮮明多刺的角色人物,讓這部精湛的小說在睽違了十一年之後出版,是值得等待的。──出版人週刊

  ◎當2002年《蠍子之家》首次出版後,吸引了無數的青少年讀者,如今,他們已長大成人。而現在的青少年讀者需要先讀過《蠍子之家》,才能完全了解法墨出色的未來世界……這本引人入勝的續集值得等待。──書單雜誌

  ◎這個故事對未來世界有著鮮明生動的想像,故事中充滿了許多個性鮮明的角色及道德議題,龐大而複雜的故事背景為十四歲的馬特提供了追尋自我價值的機會。──科克斯書評

作者簡介

南茜.法墨(Nancy Farmer)

  南茜.法墨生長於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的一個小旅館。她當過化學老師,最主要的經歷是在非洲莫三比克擔任數年的昆蟲病害研究員。之後,她前往辛巴威,在那裡結識她的先生。他們在當地住了二十年,後來搬回美國,在加州定居。

  法墨的作品與她的生活環境密不可分,她的前幾部作品都以非洲為故事背景,如《Do You Know Me》、《The Ear‚the Eye and the Arm》、《The Warm Place》、《A Girl Named Disaster》。至於背景設在美、墨邊境的《蠍子之家》,則是她回到美國後,從一位離鄉已久的旁觀者角度對美國社會生態的觀察,加上她對兒時故鄉的記憶,激發而成的。書中故事年代雖然設定在百年後的未來,但對現實政治批判的影子處處可見。

  南茜.法墨在語言使用與敘述方式上,與主流作風相當不同。譬如,在以辛巴威為背景的《A Girl Named Disaster》之中,法墨沒有自以為是的讓主角說一口洋涇濱英語(Chinese Pidgin English),而是採用作者自身熟悉的美國英文,流暢的表達主角的感覺。當故事提到某些當地宗教或民間鬼神時,也不將它們描繪成新奇有趣的異國事物,而是如同當地人一般的視為理所當然。法墨發現,美國讀者對這些宗教感到怪異而不舒服。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她的書在辛巴威較受黑人歡迎,而不太討白人統治階級的歡喜。

  國籍、語言與讀者群的差異,從來不是法墨寫作時的考量重點。她關心的是那些被政治欺壓的善良人──無論是哪個種族。在美國兒童文壇上,法墨絕對不是主流文學的一員,作品也不多,但她卻得過三次紐伯瑞文學獎。

譯者簡介

蘇瑩文

  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曾任職外國駐華機構及外商公司十餘年,現為英、法文自由譯者。近期譯作有《莎拉的鑰匙》、《離別時刻》、《如果那天我沒死》、《娃娃屋》、《在家親手做法式醬料》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