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雀鳥與蘭花 : 達爾文

  • 點閱:14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19世紀的英國,有一個人用他的理論震撼了存在近兩千年的信仰,那個人就是查理斯‧達爾文!

長久以來,人類一直想解開生命起源之謎,不過在西方,因為接受「神創造天地萬物」的觀念,所以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個問題。然而,這平靜的局面卻在1859年被打破了。達爾文發表了震驚世界的《物種之起源》後,生物進化理論挑戰了神的權威,撼動了教會的基礎,進而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

時至今日,人類的起源仍然是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當年被視為荒唐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觀念,現在也廣泛的被大眾所接受。達爾文的學說方興未艾,正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19世紀的英國,有一個人用他的理論震撼了存在近兩千年的信仰,那個人就是查理斯‧達爾文!

長久以來,人類一直想解開生命起源之謎,不過在西方,因為接受「神創造天地萬物」的觀念,所以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個問題。然而,這平靜的局面卻在1859年被打破了。達爾文發表了震驚世界的《物種之起源》後,生物進化理論挑戰了神的權威,撼動了教會的基礎,進而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

時至今日,人類的起源仍然是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當年被視為荒唐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觀念,現在也廣泛的被大眾所接受。達爾文的學說方興未艾,正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龔則韞
祖籍福建省晉江縣,生在臺灣,長在臺灣。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科學與毒理學博士。現任美國國防醫科大學醫科和藥理科正教授。獲多項獎章,擁有發明專利。業餘愛好文學、音樂、寫作、戲劇、拉大提琴、唱歌、縫紉、烹飪、農耕、旅行。自小特愛大自然,養過許多小動物,種過許多花,喜爬山涉水與越野翻嶺來擁抱藍天大地與黑山白水。願將行雲流水編成玲瓏詩歌,願將基因奧秘譜出生命旋律。著有散文集《荷花夢》、童書《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及《十大排毒抗癌蔬果》。 許多小朋友愛問他們的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我不記得小時候是否問過媽媽這個問題,但是第一次在生物課本上讀到達爾文的進化論時,我只有十五歲,科學竟然能如此有條有理的解釋生命的起源、多樣化、生存的理由等等,使我嘆為觀止。面對這樣一個生命進步演化的完整系統理論,我被深深的吸引,這是使我走上生命科學的道路,願意終身探索生命的奧祕,無悔的奉獻給生命科學的原因之一。

在19世紀的初期,那個科學知識很有限的時代裡,達爾文的母親在他只有四歲時,就用最簡單的東西帶他做最簡單的植物吸水實驗,讓他看到生命的流動與活力。這個幼時的第一個實驗,開啟達爾文的眼睛與心靈,使他接觸到生命裡許多肉眼見不到的奧妙,從此,他就不自覺的熱愛大自然裡的一切,對事物充滿好奇。比達爾文年長五歲的哥哥在家裡後院建了一個化學實驗室,達爾文在十三歲時,成為哥哥的實驗助手,並學會了做實驗的基本知識,同學們給他取了一個「氣體人」的綽號。這讓我想起生物老師第一次親自帶我做實驗的情景。

那個年頭,小學與中學裡雖然設有實驗室,但是老師上課教書,主要是寫黑板來講課,很少動手做實驗示範或是讓學生親自做實驗,所以實驗室是備而不用,完好如新。就在我讀高中一年級時,寒假前夕生物老師叫我去她的辦公室,問我﹕「龔則韞,老師發覺妳對生物學很感興趣,我想讓妳參加校際科學比賽,可是現在就要開始做實驗,才能趕得及完成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並且寫好海報去參加比賽,寒假裡妳願不願意來學校跟我一起做實驗?」

老師很年輕,才從大學畢業兩、三年,對教學與學生很熱心。

「老師肯教我做實驗,我當然願意。」

我立刻答應了下來。可以做老師的助手,表示老師看重我,我一下子覺得自己長大了。忘了應該先回家徵求媽媽的同意以後再回答。回家後問媽媽的意見,體貼的媽媽沒有怪我自作主張,當然同意我去做。

老師帶著我做了兩個實驗。一個是觀察抗生素對細菌的殺菌力,另一個是做基因雙螺旋的標本模型。我們天天都做,開學後仍然繼續做,我像一個小跟班似的跟在老師後面,準備這個那個的,做做這個算算那個的。我非常喜歡這樣一份動手做實驗、印證發現、歸納分析的工作,比坐著聽課、讀書、學知識更有意思。

老師住在學校單身宿舍裡,在外包飯,每晚有人送來熱飯熱菜。有時候,我們實驗做得晚,老師就先帶我回她的家,跟她一起吃晚飯,然後我們再繼續做實驗,等告一個段落,我再搭公共汽車回家去。

我們的努力有了不錯的結果,參加比賽的成績揭曉,觀察抗生素對細菌的殺菌力的那個實驗報告獲得佳作,另一個做基因雙螺旋的標本模型的實驗報告則獲得第一名。我就是如此學會做基本實驗和寫報告的方法,也看到了肉眼見不到的世界,我的內視野與外視野都相對的拉長、挖深。從此我迷上生命科學,終於走上生命科學研究的道路,終身研究生命的機制,至今樂此不疲,連睡夢中都會出現靈感或新發現。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儀器的日益精密,我們也越來越能理解生命的奧祕。

2003年是瓦特森與克拉克發現基因雙螺旋模型的五十週年,《自然》有一本紀念文集出版,翻開書本的第一章,標題是〈巨人的肩膀〉,該章的第一頁是五個並排的嬰兒,第二頁的上半面是遺傳學之父孟德爾(1822-1884年)的照片,下半面是進化論之父達爾文(1809-1882年)的畫像,文集內容就是從孟德爾與達爾文開始敘述。達爾文比孟德爾年長,達爾文理論在達爾文在世時就獲得世人接受,孟德爾定律則在他死後直到1900年才被科學界肯定。所以達爾文是比較幸運的科學家。

暫且不管孰幸與孰不幸,當達爾文到達加拉巴哥群島之後,發現雀鳥的鳥喙大小不一,大烏龜的背殼因為受地理環境的差異與食物位置的高低影響而演變出不同的形狀,以及陸蜥蜴與海蜥蜴的多樣化……,這種種發現,讓他受到極大的震撼,歷經二十多年的研究思考,於1859年推出石破天驚的《物種之起源》一書,公開闡述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撼動整個西方世界,打破當時堅信萬物是由上帝創造的真理。這本書已成為經典之作,至今仍是暢銷書,達爾文理論與人類的起源仍然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支持該理論的更多化石證據也逐漸的出土,達爾文對世界的影響可以說是深遠流長!

為了寫這本有關達爾文的書,我讀了很多相關的資料,發現達爾文精於化學、數學、地質學、昆蟲學、自然學、經濟學、植物學、礦物學、哲學,他又勤於做精細的觀察與記錄,擅於思考與分析,並專心致志於書寫與出版著作,不浪費精力和時間與人爭論。他的一生給我很大的啟發,身為生命科學家的我學習到兩個基本的重點,第一個就是:創新是科學進步的靈魂,這個啟發更可以推廣到更大的格局,那就是創新是萬事萬物進步的靈魂。第二個是既要博學亦求精讀,科學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除了要不斷精進自身的專業外,也要明瞭其他的相關科學,才能相輔相成,有朝一日才會成為大科學家。因此,借本書的一角,與小朋友們共勉之! 前言——人類的謎團1 出生2 第一個實驗3 做哥哥的實驗助手4 愛丁堡大學的日子5 進化論的歷史6 劍橋大學的日子7 南美洲探險小獵犬號航海考察隊8 在倫敦的日子9 加拉巴哥群島的雀鳥10與艾瑪結婚11繼續研究自然科學12在肯特的日子13公開物種轉突變理論14社會反應15辯論會16胡斯禮到處宣傳「達爾文理論」17蘭花與昆蟲18筆戰19辭世結語 發表人:阿達 2008/06/27 15:47 物競天擇!這樣的觀念在達爾文的那個年代居然沒什麼人要相信?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吧!達爾文是對的,而且他並不是亂說,而是做了很多的研究和觀察,才做這樣的推論。說話還是要有憑有據喔。
發表人:Same 2008/11/04 10:46 閱讀這本書會讓人深深體會到,原來成功,真的不是偶然。達爾文很幸運的擁有一個優渥的環境與始終支持他的父親;而更幸運的是他不會因為擁有這樣一個令人稱羨的身家背景就墮落其中,反而能利用這些資源更努力地去開拓自己的未來,實現自我的理想。閱讀完這本書後,讓始終頹靡不振的我開始正視、反省自己目前的生活。同時也讓我感到,工作能與興趣相結合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