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甲骨文權威學者、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專聘學者許進雄教授 以其畢生之研究 傾囊相授
國內首部 跨文字學*人類學*社會學有系統且分門別類介紹甲骨文的叢書
內容簡介古代人想盡辦法透過圖象表達抽象的概念,若能了解一個字的創意,就能了解造字的社會背景,與當時的生活經驗。
戰爭是人類文明得以提升的一個關鍵因素。戰爭促進武器的改良,改善工具、提高生產力,更改變社會的面貌。軍事的管理,更加嚴密的管控人們,因而建立龐大組織的中央統制王權。戰爭不但是古代國家最重要的事務,也關係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古人創造了很多相關的表意文字,透過這些與戰爭有關的表意字,能幫助我們掌握更多古代社會的細節。
《戰爭與刑罰篇》內容包含:
☉ 原始、戰鬥及儀仗使用的武器☉ 防護裝備☉ 軍事行動與掠奪、軍事技能☉ 刑罰、五刑與法治☉ 政府的管理者本系列特色 ※ 附超展開古文字形表
【字字有來頭 文字學家的殷墟筆記】系列共有五冊,由國際甲骨文權威學者許進雄執筆,其核心概念是以甲骨文字分析古代創字時的想法,經由研究字的演變過程,以推敲古代文化、生活習慣、社會制度,找到造字者的巧思和創意。在五冊中分別介紹「動物」、「戰爭與刑罰篇」、「日常生活」及「器物製造」有關的字,全系列合計有超過五百個字的詳盡解析。
字字有來頭:文字學家的殷墟筆記 系列1-5冊
01 動物篇野生動物(打獵的對象、四靈)一般動物(鳥類與其他)家畜
02 戰爭與刑罰篇原始、戰鬥及儀仗使用的武器防護裝備軍事行動與掠奪、軍事技能刑罰、五刑與法治政府的管理者
03日常生活篇Ⅰ食物的種類,食物的採集與加工,烹飪的方式衣服的採用,游牧與農耕的不同生活方式等
04日常生活篇Ⅱ居住的演進、建築的形式,房間的分室等交通的作用,行路的修建,車輿舟船的建造
05 器物製造篇聖人造物各類工藝材料:玉石漆木皮革金屬陶
國際甲骨文權威學者、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專聘學者許進雄教授 以其畢生之研究 傾囊相授
國內首部 跨文字學*人類學*社會學有系統且分門別類介紹甲骨文的叢書
內容簡介古代人想盡辦法透過圖象表達抽象的概念,若能了解一個字的創意,就能了解造字的社會背景,與當時的生活經驗。
戰爭是人類文明得以提升的一個關鍵因素。戰爭促進武器的改良,改善工具、提高生產力,更改變社會的面貌。軍事的管理,更加嚴密的管控人們,因而建立龐大組織的中央統制王權。戰爭不但是古代國家最重要的事務,也關係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古人創造了很多相關的表意文字,透過這些與戰爭有關的表意字,能幫助我們掌握更多古代社會的細節。
《戰爭與刑罰篇》內容包含:
☉ 原始、戰鬥及儀仗使用的武器☉ 防護裝備☉ 軍事行動與掠奪、軍事技能☉ 刑罰、五刑與法治☉ 政府的管理者本系列特色 ※ 附超展開古文字形表
【字字有來頭 文字學家的殷墟筆記】系列共有五冊,由國際甲骨文權威學者許進雄執筆,其核心概念是以甲骨文字分析古代創字時的想法,經由研究字的演變過程,以推敲古代文化、生活習慣、社會制度,找到造字者的巧思和創意。在五冊中分別介紹「動物」、「戰爭與刑罰篇」、「日常生活」及「器物製造」有關的字,全系列合計有超過五百個字的詳盡解析。
字字有來頭:文字學家的殷墟筆記 系列1-5冊
01 動物篇野生動物(打獵的對象、四靈)一般動物(鳥類與其他)家畜
02 戰爭與刑罰篇原始、戰鬥及儀仗使用的武器防護裝備軍事行動與掠奪、軍事技能刑罰、五刑與法治政府的管理者
03日常生活篇Ⅰ食物的種類,食物的採集與加工,烹飪的方式衣服的採用,游牧與農耕的不同生活方式等
04日常生活篇Ⅱ居住的演進、建築的形式,房間的分室等交通的作用,行路的修建,車輿舟船的建造
05 器物製造篇聖人造物各類工藝材料:玉石漆木皮革金屬陶 作者簡介 許進雄
1941年出生於高雄。於臺灣大學中文系就學時,開始研讀甲骨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後,1968年應加拿大多倫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聘約,前往整理明義士收藏的甲骨,發現以甲骨上的鑽鑿形態作為斷代的新標準。
1974年獲得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並於該系兼職授課。1996年回台,接受臺灣大學中文系聘約,教授有關中國文字學、古代社會與文物課程,2006年退休,轉任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
出版專著有:《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物小講》、《簡明中國文字學》、《許進雄古文字論文集》、《文字小講》等。
推薦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壬癸、曾永義、何大安臺灣大學文學院前院長、國語日報前董事長、世新大學終身榮譽教授 黃啟方暨全臺中文學界重量級教授群 共同推薦
廖玉蕙(海洋大學講座教授)、徐富昌(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主任)、林啟屏(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許俊雅(師範大學國文系主任)、王基倫(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洪淑苓(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蕭麗華(佛光大學中文系主任)、王瓊玲(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林黛嫚(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謝佩芬(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衣若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教授)、林世仁 (兒童文學作家) 聯名推薦
《字字有來頭 文字學家的殷墟筆記01 動物篇》重點書評 我們的文字是有故事的。本書介紹了七十餘個跟動物相關的文字,說明古人如何以甲骨文的圖象,表達抽象的概念,同時也傳達了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過去很難得有這樣的知識科普書,有深厚的文化做為基礎,又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讓更多學子理解自己正在使用的文字。 ——Openbook閱讀誌童書選書小組
推薦序這是一部最可信賴的大眾文字學叢書 黃啟方/世新大學終身榮譽教授, 前臺灣大學中文系所主任、文學院院長,前國語日報社董事長
文字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而中國文字的創造,尤其驚天地而動鬼神。《淮南子》就有「昔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的記載。現存最古早的中國文字,是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代極有價值的文物,卻晚到十九世紀末(西元一八九九年)才發現。編成於西元一七一六年的《康熙字典》,比甲骨文出土時間早了一百八十四年,就已經有五萬多字了。
從東漢許慎把中國文字的創造歸納成「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個原則以後,歷代文字學家都據此對文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努力做解釋。但是,由於文字的創造,關涉的問題非常多,許慎的六個原則,恐怕難以周全,所以當甲骨文出土後,歷來學者的解釋也就重新受到檢驗。當然,必須對甲骨文具有專精獨到的研究成就,才具備重新檢驗和重新詮釋的條件,而許進雄教授,就是當今最具有這種能力的學者。
許教授對文字的敏銳感,是他自己在無意中發現的。當他在書店的書架上隨興抽出清代學者王念孫的《廣雅疏證》翻閱時,竟立刻被吸引了,也就這麼一頭栽進了文字研究的天地,那時他正在準備考大學。
一九六○年秋,他以第一名考進臺灣大學中文系;而當大部分同學都為二年級的必修課「文字學」傷腦筋時,他已經去旁聽高年級的「古文字學」和研究所的「甲骨學」了。
當年臺大中文系在這個領域的教授有李孝定、金祥恆、戴君仁、屈萬里幾位老師,都是一時碩儒,也都對這一位很特別的學生特別注意。許教授的第一篇學位論文《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就是根據甲骨文字而研究殷商時代典禮制度的著作。他質疑董作賓教授與日本學者島邦男的理論,並提出殷商王位承傳的新譜系,讓文字學界刮目相看。然後,他又注意到並充分利用甲骨上的鑽鑿形態,完成《甲骨上鑽鑿型態的研究》,更是直接針對甲骨文字形成的基礎作探討,影響深遠,目前已經完全被甲骨學界接受,更經中國安陽博物苑甲骨展覽廳推尊為百年來對甲骨學具有貢獻的二十五名學者之一。
許教授於一九六八年獲得屈萬里老師推薦,獲聘為加拿大多倫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遠東部研究人員,負責整理該館所收藏的商代甲骨文字。由於表現突出,很快由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升為研究員。在博物館任職的二十幾年期間,親身參與中國文物的收藏與展覽活動,因此具備實際接觸中國古代文物的豐富經驗,這對他在中國文字學、中國古代社會學的專長,不僅有互補的作用,更有加成的效果。
談古文字,絕對不能沒有古代社會與古代文物研究的根柢,許教授治學兼容並蓄,博學而富創見。他透過對古文字字形的精確分析,解釋古文字的原始意義和它的演變,信手拈來,都是極具啟發且有所依據的創見。許教授曾舉例說明:「介紹大汶口的象牙梳子時,就借用甲骨文的姬字談髮飾與貴族身分的關係;談到東周的蓮瓣蓋青銅酒壺時,就談蓋子的濾酒特殊設計;借金代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介紹觀世音菩薩傳說和信仰。…」他在解釋「微」字時,藉由「微」字字形,從商代甲骨文、兩周金文、秦代小篆到現代楷書的變化,重新解釋許慎《說文解字》「微,眇也,隱行也」的意涵,而提出出人意表的說法:「微字原本意思應是『打殺眼瞎或病體微弱的老人』。古代喪俗」。而這種喪俗,直到近世仍存在於日本,有名的〈楢山節考〉就是探討這個習俗的日本電影。許教授的論述,充分顯現他在甲骨文字和古代社會史課題上的精闢與獨到。讀他的書,除了讚嘆,還是讚嘆!
許教授不論在大學授課或在網站發表文章,都極受歡迎。他曾應好友楊惠南教授鼓吹,在網路開闢「殷墟書卷」部落格,以「殷墟劍客」為筆名,隨興或依據網友要求,講解了一百三十三個字的原始創意與字形字義的演變,內容既廣泛,又寫得輕鬆有趣,獲得熱烈回響。
《字字有來頭》則是許教授最特別的著作,一則這部叢書事先經過有系統的設計,分為動物篇、戰爭與刑罰篇、日常生活篇、器物製作篇,讓讀者分門別類、有系統的的認識古文字與古代生活的關係﹔再則這是國內首部跨文字學、人類學、社會學研究的大眾文字學叢書﹔三則作者是備受國內外推崇的文字學家,專論著作等身,卻能從學術殿堂走向讀者大眾,寫得特別淺顯有趣。這套叢書,內容經過嚴謹的學術研究、考證,而能雅俗共賞,必然能夠使中國文字的趣味面,被重新認識。許教授的學術造詣和成就,值得所有讀者信賴!
推薦序 《字字有來頭》 這是一部最可信賴的大眾文字學叢書 ◎黃啟方自序 字的演變、有跡可循:淺談中國文字的融通性與共時性1. 原始武器2. 戰鬥用的武器3. 儀仗用的武器4. 防護裝備5. 軍事行動6. 掠奪7. 刑罰8. 五刑與法治9. 軍事技能養成10. 政府的管理者後記 第一章 原始武器
競爭是自然界為了生存所採取的手段。為尋求必要的生存物資,當雙方的利益不平衡時,為了保存自己,不能不透過各種途徑壓制對方。戰爭就是壓制對方、解決爭執的有效方法。人類及動物界,用攻擊的手段把對方屈服或殺害,是很平常的事;最激烈的行動,就是把對方消滅。
雖然戰爭是殘酷的行為,卻是人類文明發展,不可或缺的主要動力。戰爭需要更有效的武器,促進了工藝進步,工具改良後可以提高生產量。還有,弱小者為了對抗強者,就共同聯合起來成為集團,也逐漸擴大戰爭的規模。
為了提高戰鬥績效,就要有良好的組織,由有能力的人領導。這些過程,終於促成建立國家制度。所有文明國家,都是在不斷爭戰中成長起來的。傳說中的華夏始祖黃帝,就是在經過五十二次戰爭之後,才統一了黃河流域各個大小部落。
原始社會的工具,多數與取食有直接關係。那時候的工具與武器,只是使用的對象不同,其形狀沒有顯著的分別。在初期人與野獸爭生存的時代,只要有足夠的重量和稜角,足以造成殺傷力的工具,都可以拿來做為武器,很少有專為格殺而製造的專用武器。
人類最早遭遇具威脅性的敵人,是凶猛的野獸。野獸雖有銳利的爪牙,強壯的身軀,但因人類可以借助他物來防禦自己,攻擊野獸,所以在長久的鬥爭中,人類終於成為勝利者。
父
甲骨文的父字 ,是手拿石斧的樣子。父字的金文字形 ,石斧的形狀表現得更為清楚,一端尖銳,一端渾圓。渾圓的一端可以當做槌子,用來重擊東西。尖銳的一端可以當作斧頭,利用刃部切割材料。
石斧可以說是古時候一種多用途的工具,砍樹、鋤地等重要的工作都需要使用它,甚至到了青銅時代早期,石斧仍舊是男子工作的主要工具。在商代,這個字是做為對父輩眾親長的稱呼,因此有人以為,石斧是用來表示男性對女性或父親對兒女的權威。其實,父的稱謂可能只是源自新石器時代的兩性分工。
母系氏族的社會,子不知其父,由母親負起養育責任,並且有效控制子女的勞動成果。那時代,財產繼承權也經由女性,男子並不特別尊貴。石斧沒有威權的象徵。孩子稱呼母親的多位伴侶或兄弟為父,只因他們都是勞動力的成員,並不含特別親近或敬畏的成分。
到了小篆,石斧的長度短縮,已看不出所表達的形狀,所以《說文解字》解釋︰「 ,家長率教者。从又舉杖。」以為是手持管教兒女的手杖形狀。只要將小篆與甲骨文及金文的字形對照,就能判斷《說文解字》的分析是錯誤的。
斤用手拿的石斧,後來進一步改進,改為綁在長木柄上,可以增加揮舞的力道與範圍,造成更大的殺傷力,也可以減少反彈力,避免手掌受到傷害,比單手操作的手斧大為進步了。
甲骨文的斤字 ,就是在木柄 上捆縛石頭或銅、鐵質材的伐木工具。斤可以使用雙手盡全力砍伐樹木,也可以用來挖掘坑阱、翻耕田地等等,是古代最常見、最有用的工具。這種工具的把柄,大致選取有樹木枝枒部分。至於前端的刃,早期使用的石頭,是用打擊方式製作成的,後來改進使用磨製的方式,打擊效果更佳,手掌也比較不容易受傷。等到有了更為銳利的銅、鐵等材料以後,就以銅、鐵製作了。後來,斤字表達石錛部分與木柄離析,而成為金文 與小篆 的字形,就很難看出真正的石斧形象了。
《說文》:「 ,斫木斧也。象形。凡斤之屬皆从斤。」雖然解釋為象形是正確的,但是並沒有指出哪一部分是斧頭的刃,哪一部分是手柄。
斤字的這塊綑綁在木柄前端的石錛,有大致的標準重量,所以被借用,表達一斤的重量;不過,稱量並不是非常精確。而各國採用的斤,實際重量也不一致。直到秦代,才確立「黃金一寸立方的重量為一斤」的標準。從此,就比較容易掌握一斤的確實重量了。
兵甲骨文的兵字 ,是雙手拿著一把裝有木柄的石斧形狀。綑綁木柄的石斧的斤字,是砍伐樹木的笨重工具,可以用雙手揮動使用。再看看金文的兵字 ,斤字的構件已略有訛變;到了小篆,訛變更多。
《說文》︰「 ,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貌。 ,古文兵从人、廾、千。 ,籀文兵。」雖然沒有分析斤字是何種形狀,但解釋這個字是雙手持斤,是正確的。許慎還點出「并力之貌」,也說明了使用雙手,在於結合雙手的力道。
石斧的斤,本來是一種農墾的工具,並不是與人格鬥的理想武器。這個字初創的時候,人們常把日常工具做為武器使用,所以延用來表達武器的意義。不但商代以前的人們用工具做為武器,後代農民反抗政府苛政,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武器時,也會使用農具替代。兵字的意義本來是武器,後來擴充用來表示持用武器的兵士。
第二章 戰鬥用的武器
在人與野獸爭鬥的時代,因為人與野獸的智力相差懸殊,不必創造太精良的武器就可以克制牠們。但是到了人與人相爭的時代,如果沒有更為優良的武器與戰略,就難以制服智力與體力都相當的對手。所以,隨著戰爭規模擴大,武器的形制愈見犀利,製作的材料也從石頭演進到青銅,從青銅演進到鋼鐵,兵器的形態不斷改良,戰鬥技術應用也愈見靈巧。
戈
甲骨文的戈字 ,是一把在木柄上裝有尖銳長刃的武器形狀。銅戈是利用雙手揮舞的力量,用尖銳的刃砍劈敵人頭部,或借用銳利的長刃割拉脆弱的頸部,達到殺敵的目的。
雖然戈的形式或許可能取自農具的鐮刀,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銅戈是針對人類弱點所打造的新武器。它是戰爭升級、國家興起的一種象徵。
短柄銅戈的長度,大致從八十幾公分到一公尺左右,可以單手使用,數量較少。長柄銅戈就得使用雙手把握,長度約有一個人的高度。戰車上使用的,則要超過三公尺長度。秦朝陶兵俑坑所出土的戈,木柄最長的是三八二公分。
銅戈的形制是針對人類身體的弱點——脆弱的頸部而設計的新武器。一般動物的高度比人類低矮,使用銅戈去攻擊動物,不會很有效。所以說,銅戈是針對人類設計的,也是戰爭升級、國家興起的一種象徵。使用戈的構件所組合的字,因此都與戰爭的意義有關。
為了強化殺傷力,武器不斷改良。早期的戈,是用下邊的利刃砍劈或勾勒敵人頸部。後來戈的刃部經過改良,延伸到柄的一邊而成為胡,增加刃部的長度和攻擊的角度,以便對付敵人穿戴保護頭部的盔冑,攻擊敵人的頸部和肩部。同時為了要增加銅戈被捆綁在木柄上的牢固程度,就在戈的胡上鑄造孔洞,方便穿過繩索捆縛。又把木柄做成橢圓形狀,方便手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