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大自然的獵人 : 博物學家威爾森

  • 點閱:16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top

《大自然的獵人》Naturalist

第一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佳作獎」 
「大部分的小孩都有一段對甲蟲著迷的過去,但我從來沒有從那個階段脫離。」──威爾森 
有哪位世界級科學家,拿過報導文學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而且還拿了兩次?誰擁有「社會生物學之父」、「生物多樣性之父」的雙料尊稱?誰能號稱全球研究螞蟻的泰斗?有誰能與明仁天皇一邊閒話家常,一邊討論分類學?有誰能坐著邊聽老師講課、邊捉蒼蠅,平均每分鐘活捉一隻? 

答案是威爾森。 

這位傳奇生物學家,在六十六歲時,回顧自己的一生,寫下了《大自然的獵人》。從與一隻水母邂逅開始,他帶領讀者進入充滿魅力的大自然中。從小時候被魚刺瞎眼睛,到高中畢業差點沒有大學可念,再到學術生涯高峰時卻被誤解成種族主義者,威爾森娓娓道來,我們彷彿參與了他一生中每個重要時刻。《大自然的獵人》充滿濃郁的散文韻味、自然野趣、機敏和深刻思想。他並以自身經驗鼓勵青年學子,勇敢追求自我生涯!

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1929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得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1996年退休,現為哈佛大學名譽教授、比較動物學博物館昆蟲館榮譽館長。 
威爾森是美國當今生物理論、分類學家翹楚,196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還榮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1996年,威爾森獲《時代》雜誌評定為影響當代最巨的二十五位美國人之一。 
他與麥克亞瑟(Robert MacArthur)提出的「島嶼生物地理學」,是生物系學生必讀的理論,也讓各國政府的保育政策更完備;他倡導的「生物多樣性」,從二十世紀開始大幅影響生物保育的方向;他的「親生命性」概念,更是讓人類反思自己在全球生物圈的立場。威爾森非常擅長著述,他以《論人性》及《螞蟻》二本著作,兩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的《社會生物學》更是大膽的以生物學角度,來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曾引起社會喧然大波。 
威爾森目前與妻子定居於麻州列星頓。

楊玉齡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 
譯作《生物圈的未來》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消失的湯匙》獲第六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銀籤獎、《大自然的獵人》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小提琴家的大姆指》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雁鵝與勞倫茲》獲中國大陸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三等獎。另著有《一代醫人杜聰明》;譯有《基因聖戰》、《大腦開竅手冊》、《兒腦開竅手冊》、《奇蹟》、《幻覺》等數十冊(以上皆天下文化出版)。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