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Catalog > Book
Check-outs :

No Logo

  • Hit:243
  • Rating:0
  • Review:0
  • Trackback:0
  • Forward:0



  • Bookmark: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keepsite
  • Introduction
  • About Author
  • Collection(0)
  • Review(0)
  • Rating(0)

時尚/LV;運動/Nike;電腦/IBM……,眼下我們生存的時代,品牌形象代表一切,連小學生也懂得要用名牌。要表現自己的專業、品味、社經地位,就要消費特定的產品,不管你是否真喜歡其品質。獲得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就等於獲利的保證,於是新創的品牌虎視眈眈,欲取市場第一品牌之位而代之。至於沒有顯赫招牌的產品,往往價美物廉還是乏人問津。 知名品牌挾著雄厚的資本、強勢的行銷能力、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經營觀念,令其產品席捲全世界。一種產品行銷全球,創造了後現代的國際風格,統一了世人的消費觀,卻斲傷了異文化的豐富性。全球性的公司聲稱要支持文化的多樣性,其實他們所謂的「多元文化主義」只是生產更多的產品,讓消費者有較多的購買選擇。 而在知名品牌風光行銷全球的背後,是許多不為人注意的勞工。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無法分享公司的鉅額利潤。當某位大老闆被問到,他付出的薪水是否足以讓員工「維持生活」時,他答道:「這想法聽起來很好,但沒考慮到商業世界的現實狀況。」這些員工只能慶幸自己不是第三世界裡被剝削的女工,做一雙天價的Nike球鞋或一件時尚必須的產品只能賺到幾毛錢。 事實是,消費文化全球化所裨益的對象,侷限在資本家、中心國家,卻造成社會與社會間經濟實力的落差日漸加大,更使得文化的創造力漸趨枯竭。所幸,反動之勢已逐漸醞釀。人們注意到工廠裡被剝削的勞工,也擔憂非主流文化正逐漸消失,因而積極採取反制行動。全球化浪潮在二十世紀末淹沒世界,勢不可擋,但反全球化的能量在新世紀初正蓄勢反撲。 本書作者Naomi Klein被《泰晤士報》譽為「可能是三十五歲以下對世界最據影響力的人士」,她在《No Logo》一書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對此現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風潮將如何反撲。本書在國外廣受書評家與讀者好評,為身陷品牌意識泥淖的現代人不容錯過的好書。

時尚/LV;運動/Nike;電腦/IBM……,眼下我們生存的時代,品牌形象代表一切,連小學生也懂得要用名牌。要表現自己的專業、品味、社經地位,就要消費特定的產品,不管你是否真喜歡其品質。獲得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就等於獲利的保證,於是新創的品牌虎視眈眈,欲取市場第一品牌之位而代之。至於沒有顯赫招牌的產品,往往價美物廉還是乏人問津。 知名品牌挾著雄厚的資本、強勢的行銷能力、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經營觀念,令其產品席捲全世界。一種產品行銷全球,創造了後現代的國際風格,統一了世人的消費觀,卻斲傷了異文化的豐富性。全球性的公司聲稱要支持文化的多樣性,其實他們所謂的「多元文化主義」只是生產更多的產品,讓消費者有較多的購買選擇。 而在知名品牌風光行銷全球的背後,是許多不為人注意的勞工。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無法分享公司的鉅額利潤。當某位大老闆被問到,他付出的薪水是否足以讓員工「維持生活」時,他答道:「這想法聽起來很好,但沒考慮到商業世界的現實狀況。」這些員工只能慶幸自己不是第三世界裡被剝削的女工,做一雙天價的Nike球鞋或一件時尚必須的產品只能賺到幾毛錢。 事實是,消費文化全球化所裨益的對象,侷限在資本家、中心國家,卻造成社會與社會間經濟實力的落差日漸加大,更使得文化的創造力漸趨枯竭。所幸,反動之勢已逐漸醞釀。人們注意到工廠裡被剝削的勞工,也擔憂非主流文化正逐漸消失,因而積極採取反制行動。全球化浪潮在二十世紀末淹沒世界,勢不可擋,但反全球化的能量在新世紀初正蓄勢反撲。 本書作者Naomi Klein被《泰晤士報》譽為「可能是三十五歲以下對世界最據影響力的人士」,她在《No Logo》一書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對此現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風潮將如何反撲。本書在國外廣受書評家與讀者好評,為身陷品牌意識泥淖的現代人不容錯過的好書。 發表人:GuaGua 2007/10/28 23:26 關於《no logo》這本書作者的蓄意安排,一書開始以商標的出現與成長,緊接著商標躍上大舞台與鞏固大戰的展開,而立即開始侵犯文化的世界,隨之流入校園,彷彿學校大門為企業而敞開,學生沒有預警之下遭受到「企業的教育」。命運的開端現在才開始,全球化的現身讓時代突然一夕之間大轉變,突飛猛進地誰也追不上,好似只有企業才知道終點。政治與社會的議題無一倖免一場大混戰,處處都是商機,多樣化的出現更讓企業玩味在其中,整齣戲的起承轉合,企業都一手包辦了,也許從一開始的探索文化中,就已經意圖不軌了,最後終究還是人在操控這世界,那到底還有沒有選擇權呢?此書的作者洞悉能力很厲害,對於企業的性格掌握的很精確,從書中所談及的議題對我來說曾經是未嘗思考過的,啃食了這本書之後,有喚起了我一些過去的生活經驗,當時也是不會在意這些事情是如何發生,就好像理所當然的一樣,但是現在想想原來還有另一個不熟知團體在呼風喚雨,看似我們遙不可及甚至認為扯不上關係的企業,沒想到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影響也許遠比上帝來的巨大。我們是學設計的學生,我們應該得思考我們是在做什麼樣的設計?會不會我們也成為了幫兇,謀殺文化,或是強制入侵進行改造計畫。再加上全球化的衝擊,如何鞏固在地文化,如何保有獨特種族特性是很重要的,在還沒有可能被複製或連鎖收購之前,又如何繼續在衝擊下維持一定的舞台,最終我們還是存活在商業的世界裡,而「設計」又是以商業賴維生的,看起好樣有點迫不得已的樣子,畢竟革命的人都是少數在扮演的,而我們就盡心盡力做好「設計」為大眾謀求福利。「年輕人」在一般大眾的觀念裡一直都是認為最有潛在性、激發性、新創性以及高消費群的代表,不外乎在書中,提及到有關於中國一胎化政策,以及現代生育率下降,造成了老年人口的社會,「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已經不適用了,孩子才是真正的寶。對於孩子的教育越來越寵溺,再加上電視媒體的誦經洗禮,年輕人追求時尚,跟隨流行,最新最酷最發燒的都逃不過手掌心,這些社會的變遷剛好讓企業嗅到商機的野味了,了解年輕人的想法,洞悉年輕人的習性,同伴的力量,喜歡吃甜頭的心態,皆是誘使商機再現的契機,連企業高層都認為掌握年輕人族群將會帶來巨大的消費。從校園的入侵就可以察覺到企業知道學校、學生的需求,並及時供應打出商標,從那時的慢慢入侵到目前的拓展全球化,更是讓年輕人族群成為最佳的代表。現代的年輕人最愛在嘴邊掛上「時代改變了,你們老人家的觀念已經不適用了」,因為時代變遷掩蓋了許許多多看不見的危機,再多的勸告也只會換來一句無情的推辭,而我們就是在這種情狀下被企業收買了,電視的普及又剛好成為了最佳利器。以前小的時候去過一位國小老師的家,居家佈置簡樸,唯一奇怪的地方是怎麼沒電視可讓我消磨時間,原來是老師規定不能看電視,一切來源只能從報紙去吸收資訊,以老師的觀點認為看電視容易混淆是非,而且經常性的頻率出現則會被洗腦,灌輸了不可考的意識形態,而曾有研究者指出人在觀看電視時大腦是不具思考性的接收資訊,因此老師選擇以看報紙吸收資訊,至少閱讀報紙可以不被聲光影音而干擾其思考問題,價值觀保持中立,經過思考過的資訊,才能算是營養的成長成份。企業的擴大發展一直不斷地再循環,只有越來越大,才能生存。很糟的是越是強大越不重視生產製造,品質來說其實大同小異,只差在標籤上是誰家的商標被放上去而已,承包商只是企業利用的製作工具罷了,更無論工廠裡的工人了。在後面幾個章節裡,敘述了很多對於剝削工人權利的事情,以及對於女性工人的不平等待遇,越看越痛心,足以耗資千億的企業竟然無視於工人權利問題,反而更是追加更多的藉口以擺脫罪名,要是沒有工人的努力工作,哪來龐大的生產量以及維持產品的品質,或許這就是奸商吧!一個我們也不能去介入甚至是去改變模式的團體,商業就是商業,能帶給我們迷戀崇尚,也可以帶給我們痛苦掙扎,整體的趨勢變遷不斷在更新循環,口口聲聲說要提升生活品質,其實也只是為了世界上少數的人吧!真正的「回饋」社會能實現嗎?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
Must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