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不需要名字的水鳥; : =The water bird who calls for no names

  • 點閱:8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給所有想要做自己的人  一隻隻水鳥在海岸線上以同樣面目、用同樣的姿態啄食、休息、飛行,甚至思考。直到有一天,出現了特立獨行的水鳥,牠喜歡做不同的動作,或許也有著不同的樣貌。這隻特立獨行者,或許只能一輩子孤單地生活著,但運氣好的時候,也可能會有愈來愈多的同伴。於是長長的、單調的海岸線,開始有了變化…  透過單純的線條、簡潔文字,自然作家劉克襄不但引領著我們進入海岸水鳥的想像世界,讓我們一窺大自然中擁有的美麗與哀傷;也讓我們重新反思生活方式漸趨單一的人類社會中,多元存在的各種可能。更重要是我們在這本繪本中,重新讀到一種被遺忘已久的感動,一種屬於詩的感動。作者簡介劉克襄  台灣台中人,1957年生。長年進行自然觀察、歷史旅行與舊路探勘,並從事詩、散文、繪本、報導文學及長篇小說等各類型文學創作。曾獲吳三連獎、時報新詩推薦獎。  具有詩人易感的特質,真情傳達出自然觀察家對於景物的判斷與觀察趣味。他以長年在台灣各地走訪的經驗,透過攝影、地圖、繪畫和文字記錄,提出屬於他個人的獨特觀點。  著有《風鳥皮諾查》、《座頭鯨赫連麼麼》、《豆鼠私生活》、《鯨魚不快樂時》、《不需要名字的水鳥》、《台灣鳥類研究開拓史》、《後山探險》、《福爾摩沙大旅行》、《山黃麻家書》、《自然旅情》、《綠色童年》、《少年綠皮書》、《迷路一天,在小鎮》、《北台灣自然旅遊指南》等三十餘種。

《不知名的水鳥》新版序 / 劉克襄  二十年前,在淡水河口,有一處開闊、綺麗的黃金沙岸。這塊海洋與陸地的交界,好像廣袤的沙漠。我必須走很長很長的路,才能接近。  春天時,有一群?鷸科水鳥熱鬧地抵達那兒,和我邂逅。牠們在那兒打尖,覓食於潮間帶,一個多月後再北返。秋天時,那群水鳥又回來了。隊伍裡多了牠們的新一代成員。牠們休息了一陣,繼續依循著祖先遷徙的路線南下。這種喧囂的遇見,本質其實是孤獨的。很甜美、平淡的孤獨。我暗自喜歡。  在城市裡,當一個人遇見一群人時,也有這種孤獨。但我們殘存的這種孤獨,退化了,過於閉鎖而肥大。但在這裡,孤獨是長著翅膀,屬於開闊的。我在那兒走訪了好幾年。我想,牠們應該認識我的。  二十年後,再回到那兒,車子很快就直抵河口,我不用再漫長的跋涉。但金黃沙丘的海岸消失了,水鳥群也未再遇見。長長的防波隄和消波塊,橫陳於海邊。  台灣的沙岸剩下多少?這擔憂,大家都重覆提過好幾百回。  我則還有下面的問題,一個人還有長長的,孤獨浪行的空間,水鳥群在旁邊起落的機會嗎?  我也好想再遇見水鳥們。縱使只剩下一隻,掠過遠遠的天空都好。至少,那意味著,在島上,可能還有那麼一處空曠、乾淨的沙灘。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