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What if? : 史上20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

  • 點閱:18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假如,希臘人無法在西元前480年擊敗波斯人,抵禦波斯人入侵歐洲,歐洲文明將會出現什麼戲劇性的轉變?  假如,亞歷山大大帝出師未捷身先死,被波斯人敲破腦袋,波斯帝國將會如何影響地中海地區的歷史走向?  假如,窩闊台不是在西元1242年駕崩,蒙古人沒有因而自歐洲撤軍,歐洲文明又會遭到什麼毀滅性的改變?  假如,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被英國人殺死或俘虜,美國能獨立成功嗎?二十世紀還會有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嗎?  假如,蔣介石在對日作戰勝利之後,願意接受國際列強的安排,讓中共統治中國東北,今日的中國將會是怎樣的面貌?  假如,希特勒不要太過自信,不要貿然入侵蘇聯,而是取道中東地區,現在歐洲通行的語言會是德語嗎?還需要歐元嗎?  影響歷史的關鍵性轉折很多,歷史人物選擇了其中一種,造成今日的歷史事實。除了探究既定的歷史事實之外,回到從前進而推測歷史的另一種可能,也是令人興味盎然的遊戲。在本書中,20位歷史學家帶領我們玩這場遊戲,為我們探尋歷史上20起重要事件的「如果」;如果這些「如果」真的發生了,今日的世界地圖將是另一番不同的面貌。作者簡介羅伯‧考利(Robert Cowley)  《軍事史季刊》(MHQ: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創刊編輯,曾參與多本書籍與雜誌的製作,是專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權威,與本書另一位作者喬佛瑞‧帕克(Geoffrey Parker)共同編有《軍事史讀者指南》(The Reader’s Companion to Military History),另編有《What If 2?:史上25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麥田出版)。

20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假如蔣介石未在一九四六年豪賭   本書的最後一章必須是個最震撼的故事。若不是一個人的頑固豪賭,以及另一個人──一位真正的美國英雄──的錯誤判斷,冷戰的最糟後果或許不至於發生,接下來的韓戰、中南半島戰爭、越戰、歷次台海危機以及美國的共黨恐懼都不會登場;超過十萬名美國人可以免於喪生,更別提無數亞洲人的生命。以下這場豪賭的是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決心鏟除盤據在東北的中國共產黨。他不顧美方建議,派遣精兵參戰;到了一九四六年春天,他的大軍似乎已經勝利在望。就在此時,蔣介石突然在馬歇爾將軍的壓力下暫停攻勢,因為後者打算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斡旋和平。蔣介石的國軍從此元氣大傷,三年後終於撤出大陸。但是,如果中國大陸上存在兩個中國,將會是什麼景況?   請各位想像沒有「赤色中國」的冷戰會是什麼樣子:冷戰的主要舞台將是蘇聯嚴密掌控下的中歐,因此冷戰或許不會讓人如此畏懼。沒有中共的支持,金日成絕對不敢入侵南韓;沒有中共的積極庇護,胡志明的共產黨不會在中南半島取得如此的成功;沒有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對立,台灣海峽不會在一九五○年代和九○年代發生危機;如果沒有詭譎多變的亞洲做為導火線,大不相同的冷戰將會更為和緩。  但是真有這種可能性嗎?答案是有的──因為,如果國民政府領袖蔣介石未在一九四六年夏初犯下大錯,共產黨佔領中國這件大事或許永遠不會發生。   日本投降之後,蔣介石的精銳部隊在前一年底開始空運至共黨盤據的東北,共軍發動猛烈抵抗,但完全不是久經戰陣的國軍對手。國軍迅速北上,經過一個月作戰之後,於一九四六年五月在四平街擊破共軍抵抗。南滿至此宣告光復,共軍開始逃竄:共軍統帥林彪在六月六日收到命令,準備棄守屏障北滿的重鎮哈爾濱。就在國軍先頭部隊兵臨哈爾濱城下的此時,蔣介石突然停止攻勢,這是他永遠無法挽回的錯誤。國軍自此頓兵不前,共軍卻得到喘息和重組的時間,哈爾濱從未易手;國軍在三年後遭徹底擊敗,殘兵敗將撤守至台灣。蔣介石在勝利的當口犯下天大錯誤,為亞洲造成遺害至今的後果。  蔣介石的舉動應該如何解釋?答案很簡單:美國的壓力。蔣介石的錯誤其實是廣受尊崇的美國陸軍上將馬歇爾強加在他身上的。馬歇爾當時正在中國執行一項不可能的任務,要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斡旋和平。馬歇爾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一位傑出的軍人和政治家,但是在中國卻是個糟糕人選,表現差勁。這位勇往直前的正直軍人一頭栽進惡毒的中國政治當中,他想要造就和平,結果卻開啟了亞洲的冷戰。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